<menu id="aqu8a"></menu>
  • <kbd id="aqu8a"></kbd>
      您的位置:首頁 > 古籍資源庫
    hsyxl.jpg

    韓使燕行錄
    明清兩朝,來華的朝鮮使團有關人員將其在華時的所見所聞著錄成書,這在朝鮮的歷史上統稱為《燕行錄》。該庫為韓國成均館大學收藏的《燕行錄》,內容包含380種具有代表性和研究價值的燕行書籍,記載了路途、使行人員、貢品和沿路所見的風景,對于中國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風俗都有詳略各異的記述。(遠程訪問用戶請登錄國家圖書館讀者門戶訪問該資源)
    局域網訪問 可通過讀者卡號遠程登錄訪問
    0926-2.jpg

    中華古籍資源庫
    “中華古籍資源庫”是“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的重要成果,目前在線發布的古籍影像資源包括:國家圖書館藏善本古籍、《趙城金藏》、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等資源,資源總量超過2.5萬部1000余萬葉。2016年9月28日,“中華古籍資源庫”正式開通運行,在線發布國家圖書館善本古籍影像10975部;2017年2月28日,在線發布國家圖書館善本古籍影像6284部;2017年12月28日,在線發布國家圖書館《趙城金藏》1281部、善本古籍影像1928部;2018年3月5日,在線發布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5300號。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11.jpg

    數字古籍
    國家圖書館收藏古籍15萬部,其中善本古籍直接繼承了南宋緝熙殿、元翰林國史院、明文淵閣、清內閣大庫等皇家珍藏,以及明清以來許多私人藏書家的畢生所聚。宋元舊槧、明清精刻琳瑯滿目。通過全彩影像數字化和縮微膠卷轉化影像方式建設,從2016年9月28日起陸續在線發布,目前已發布館藏古籍2萬余部。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4.jpg

    趙城金藏
    《趙城金藏》被譽為國家圖書館四大鎮館之寶之一?!囤w城金藏》是在金代刻的一部大藏,因為它藏在趙城縣(今屬山西洪洞縣)廣勝寺,所以后人將它定名為《趙城金藏》。全藏約七千卷左右,六千多萬字,現存四千余卷。2017年12月28日,國家圖書館《趙城金藏》1281種正式發布。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1.jpg

    法藏敦煌遺書
    2015年,在法國國家圖書館與中國國家圖書館達成合作意向,由法國國家圖書館向中國國家圖書館贈送館藏全部敦煌遺書高清數字資源。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實現了這批敦煌遺書的數字化回歸,并于2018年3月5日正式在線發布,共計5300余號3.1萬余拍。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3.jpg

    云南圖書館古籍
    云南省圖書館將該館古籍數字資源共139種727冊提供給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這批資源均是云南省圖書館所藏珍貴的、有代表性的古籍文獻,特別是明代云南麗江木氏土司家族著述,更是明代少數民族漢文著述的代表。該批資源于2019年11月12日正式在線發布。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2.jpg

    天津圖書館古籍
    為進一步豐富古籍數字資源品種和版本,滿足廣大讀者使用需求,2014年底,天津圖書館向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提供總量約5,800余種300萬拍明清古籍數字資源,該批資源經加工后,于2018年9月28日、2019年1月28日分兩批發布。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W020161029779962636613.png

    中華醫藥典籍資源庫
    (測試版)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加強中醫古籍、傳統知識和診療技術的保護搶救和整理”。圖書館收藏的文獻典籍是整理研究的基礎資料。為使讀者能夠通過互聯網檢索、利用中醫文獻資源,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將逐步建設中華醫藥典藏資源庫。目前先對92種中醫古籍影像進行發布測試。(本資源庫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使用)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甲骨世界
    被譽為二十世紀四大文獻發現之一的甲骨文,集文獻性、文物性、收藏性于一身,是研究我國商朝晚期不可多得的珍貴史料,該庫包括甲骨實物:元數據2964條,影像5932幅。甲骨拓片:元數據2975條,影像3177幅。并將不斷更新。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碑帖菁華
    以國家圖書館藏有的歷代甲骨、青銅器、石刻等類拓片二十三萬余件為基礎建設的數據庫,內容涉及歷史、地理、政治、經濟、軍事、民族、民俗、文學、藝術、科技、建筑等方面,現有元數據23000余條,影像29000余幅。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敦煌遺珍
    包括100,000多件來自敦煌和絲綢之路上的寫本、繪畫、紡織品及器物的信息和圖片。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未標題-1.jpg

    西夏碎金
    是以國家圖書館保存的西夏、元代孤本及各種西夏的珍貴實物資料為基礎建設的數據庫。包括西夏文獻:書目數據124條;原件影像近5000拍;西夏論著:研究論文篇名數據1200余條。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數字方志
    以國家圖書館獨具特色的館藏之一地方志文獻為基礎加工編纂的清代(含清代)以前的方志資源。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年畫擷英
    國家圖書館收藏了楊柳青、朱仙鎮等地制作的4000余幅年畫作品,從中精選出一部分制作了該庫,并為每種年畫編寫了內容說明,重點介紹了該年畫的故事梗概、歷史背景、制作特色和相關知識。2007年該庫更新元數據121條,影像148張。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民國圖書
    國家圖書館民國圖書資源庫現推出民國圖書15028種全文影像資源,并將不斷更新,全文閱讀器建議使用Acrobat Reader7.0(中文版)以上版本。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民國期刊
    是以館藏民國期刊的縮微膠片數字化資料為基礎建設的數據庫,預計將在三年內完成近600萬拍縮微膠片的數字轉換。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民國法律
    民國時期曾先后出現過多個性質迥異、對峙并存的政權,他們在存在其間制定頒布了大量法律、法規和其他規范性文件,該資源庫包括民國法律文獻8112篇,總計29087頁,并將不斷更新。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前塵舊影
    該資源庫收錄了國家圖書館收藏的新舊照片7000余種10萬余張,真實生動地記錄了過去的社會事件、歷史人物、城鄉面貌、名勝古跡和建筑服飾等,人們可從中解讀出不同歷史時期特定事物的形象特征和真實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宋人文集
    國家圖書館精選所藏宋人文集善本二百七十五部,首選宋元刊本,次及明清精抄精刻,或經名家??鳖}跋之本,通過縮微膠卷還原數字影像,并輔以詳細書目建成本全文影像數據庫,免費呈獻公眾利用。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中華古籍善本國際聯合書目系統
    著錄了三十余家海內外圖書館所藏古籍善本,數據達兩萬多條,并配有一萬四千余幅書影。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漢籍全文影像數據庫
    東洋文化研究所將所藏中文古籍4000余種,以數字化方式無償提供給中國國家圖書館。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善本特藏資源
    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古籍特藏,以數字化方式提供給國家圖書館,可按照書名、著者、出版信息、分類等多維度進行檢索和分類瀏覽,書目信息為中英文對照。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QQ截圖20150324104641.jpg

    徽州善本家譜
    徽州善本家譜印刷資料數據庫是中國國家圖書館與法國遠東學院的合作項目,收錄了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善本古籍中徽州家譜243種286部。
    互聯網公開訪問資源


    全宋詩分析系統
    《全宋詩分析系統》包含254240多首宋詩??蛇M行全文檢索、重出詩檢索、詩人小傳檢索和高級檢索,支持嚴格數據檢索和簡繁體混合模式檢索。具有重出詩提取、格律詩標注、字及詞組的頻率分布統計、用戶自作詩的格律分析等智能化功能。(遠程訪問用戶請登錄國家圖書館讀者門戶訪問該資源)
    局域網訪問 可通過讀者卡號遠程登錄訪問


    全唐詩分析系統
    《全唐詩分析系統》包含57000多首唐詩??蛇M行全文檢索、重出詩檢索、詩人小傳檢索和高級檢索,支持嚴格數據檢索和簡繁體混合模式檢索。具有重出詩提取、格律詩標注、字及詞組的頻率分布統計、用戶自作詩的格律分析等智能化功能。(遠程訪問用戶請登錄國家圖書館讀者門戶訪問該資源)
    局域網訪問 可通過讀者卡號遠程登錄訪問


    二十五史研習系統
    《二十五史研習系統》是一套輔助對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史學習與研究的工具軟件,該數據庫以正史中二十四史以及《清史稿》的史料文獻為基礎,輔以從先秦到明清的大量史料文獻,包含目錄、章節、引文、注釋等信息,并將所有文獻信息做成索引文件,可快速定位檢索。(遠程訪問用戶請登錄國家圖書館讀者門戶訪問該資源)
    局域網訪問 可通過讀者卡號遠程登錄訪問


    國學寶典
    該庫收錄上起先秦、下至民國兩千多年用漢字作為載體的歷代典籍, 并收錄了清代至當代學者對相關古籍研究的重要成果,共4千多種作品。分為經部、史部、子部、集部、叢書、通俗小說六大模塊。該數據庫將中國古代典籍作品與CNKI期刊、報紙、博士論文、碩士論文、工具書等知識資源整合,具有CNKI知網節功能。(遠程訪問用戶請登錄國家圖書館讀者門戶訪問該資源)
    局域網訪問 可通過讀者卡號遠程登錄訪問


    四部叢刊增補版
    該庫在原有《四部叢刊》(包含504種典籍)內容基礎上,新增補《四部備要》(包含365種典籍),該版本收錄典籍總數為869種。首次開放《四部叢刊》張元濟的全部??眱热?。該庫可實現原文珍本圖像與可檢全文的快速鏈接切換,并加入朝代-紀元轉換、古代名人、官職、古代地名等工具,從時間-空間-人物三維空間幫助讀者檢索。 (遠程訪問用戶請登錄國家圖書館讀者門戶訪問該資源)
    局域網訪問 可通過讀者卡號遠程登錄訪問


    中國基本古籍庫
    包括先秦至民國的名著、各學科基本文獻及特殊著作等??傆嬍諘?萬種、17萬卷,版本12500個、20萬卷,全文17億字、影像1200萬頁。
    局域網訪問


    寶卷新集
    共收錄元末明初到清末民初歷代民間流傳的寶卷約400種。
    局域網訪問


    中國叢書庫
    精選300部最具文獻價值和版本價值的綜合類、輯佚類、專門類及地域類叢書,從中采錄歷代典籍1萬種,總計全文超過15億字,影像1000多萬頁。
    局域網訪問


    中國經典庫(道藏篇)
    收錄《道藏》、《續道藏》等典籍,總計2000種,涉及道經、儀范、科律、符箓、雜著等各個方面。
    局域網訪問


    敦煌文獻庫
    共選流散英、法、俄等國的具有研究前景的漢文文獻3000件,分為佛書編、遺書編和文書編。佛書編收錄佛教經、律、論、疏釋、贊文、陀羅尼、發愿文、啟請文、懺悔文、祭文、僧傳、經目等寫本1000件,遺書編收錄經、史、子、集四部典籍及道經、變文寫本500件,文書編收錄律、令、符、牒、狀、帖、榜文、判辭、過所、公驗、告身、籍帳等官文書,契券、社司轉帖、帳歷、書牘、分產等私文書,僧官告身、度牒、戒牒、僧尼籍、轉經歷、追福疏、諸色入破歷、器物名籍等寺院文書共1500件。
    局域網訪問


    二十五史考補
    以《二十五史補編》為基礎,參酌《二十五史三編》,廣搜博采,補遺糾誤,慎擇版本,重加編輯而成??傆嬍珍浢駠暌郧皻v代有關二十五史之???、考證、補佚、注釋類著作500種,其中沿用《補編》和《三編》所收者371種,摘除《補編》、《三編》誤收者25種,補充《補編》和《三編》未收者129種。
    局域網訪問


    明清實錄
    包括明代官修的太祖至熹宗的十三朝實錄,以及后人補輯的崇禎朝實錄,凡14種2923卷;包括清代官修的滿洲實錄和太祖至德宗的十一朝實錄,以及后世補纂的宣統政紀,凡13種4433卷。二者合計共27種、7356卷。
    局域網訪問


    中國方志庫
    共收錄漢魏至民國歷代地方志類著作1萬種??傆嬋某^20億字,影像超過1千萬頁。
    局域網訪問


    全四庫
    全四庫分為4編,第1編四庫著錄書,匯輯清修《四庫全書》時采錄之書3460種,第2編四庫存目書,匯輯清修《四庫全書》時列為存目之書(叢書除外)4752種,第3編四庫奏毀書,匯輯清修《四庫全書》時毀棄之書621種,第4編四庫未收書,匯輯清修《四庫全書》時未見未收之書167種,合計共收錄先秦至乾隆初歷代典籍9000種。皆選用善本,其中宋本33個、元本34個、明本2712個、清本2699個、民國本52個、外國本12個,四庫本(文淵閣本或文淵閣補配文津閣本)3458個。
    局域網訪問


    歷代石刻史料匯編
    《歷代石刻史料匯編》全文檢索版是由幾十位石刻文獻研究專家精心選編。從現存的千余種的金石志書(包括地方志中的金石志),經過認真對比去重,從中精心輯錄出一萬七千余篇石刻文獻,并附有歷代金石學家撰寫的考釋文字,總計1500萬字。
    局域網訪問


    中國類書庫
    中國類書庫收錄魏晉以來直至清末民初的類書近800部,包括最早的類書皇覽、最大的類書古今圖書集成、文化奇珍永樂大典和稀世秘籍明代日用類書等??傆嬋募s8億字,影像約300萬頁。
    局域網訪問


    中國譜牒庫
    目前收錄宋元明清年譜1124種,每種皆據善本制成,保留原書所有信息,包括圖、表、標記在內,逐頁對照原版影像。
    局域網訪問
    版權聲明 丨 關于國圖 丨 支持我們 丨 人才招聘 丨 站點地圖 丨 聯系我們

    京ICP備05014420號
    電話:(+86 10)88545426 88545360
    © 中國國家圖書館版權所有

    99在线视频播放器
    <menu id="aqu8a"></menu>
  • <kbd id="aqu8a"></k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