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aqu8a"></menu>
  • <kbd id="aqu8a"></kbd>
      您的位置:首頁 > 讀者指南
     
     
     
     
     
     
     
    服務對象
    按服務布局引導
    按文獻類型引導
    按服務方式引導
     
     
     
      館外指引
       
     
    —————————————國家圖書館總館———————————————
     
    地  址:北京市 海淀區 中關村南大街33號
    郵  編:100081
    總  機:(+86 10) 88544114
    業務咨詢電話:(+86 10) 88545426、88545360
    服務監督電話:(+86 10) 88545022
    E-mail: webmaster@nlc.cn
    站  名:國家圖書館
    乘車線路:乘坐86、92、320、332、481、563、653、658、695、特4、特19、運通105、運通106路公交車到國家圖書館站,也可乘坐地鐵4號線或9號線,在國家圖書館站下車A口出即到。
    提  示:從首都機場乘機場巴士到友誼賓館下車步行至中國人民大學東門轉乘320、332、653、特4、運通105、運通106路公交車到國家圖書館站,或乘機場快軌到三元橋換乘10號線,到海淀黃莊換乘4號線,在國家圖書館站下車A口出即到;從北京西站乘坐320、特19路公交車到國家圖書館站,或乘坐地鐵9號線在國家圖書館站下車A口出即到。您可直接訪問北京公交網查詢公交線路。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
     
    古籍館坐落于北海公園西側。
    地  址: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7號
    郵  編:100034
    乘車線路:5、14、38、55、101、103、109、124、128、觀光1線、觀光2線,在北海站下車后往西或在西安門站、府右街站下車后往東即可到達。
    提  示:您可直接訪問北京公交網查詢公交線路。
     
     
     
     
      按文獻類型引導
       
     
    圖書
      作為國家總書庫,國家圖書館全面入藏中文圖書,選擇入藏外文圖書。截至2020年底,國家圖書館館藏中文普通圖書1090萬余冊(件),采選多個復本,提供閱覽、外借、基藏和保存等服務;館藏外文圖書440萬余冊(件),包括英語、法語、德語、日語、俄語以及其他小語種等多種語言圖書,提供閱覽和部分外借服務。通過數字資源門戶及館藏目錄可查看具體某本圖書是否被國家圖書館收藏及具體館藏信息,提供網上預約、續借(外文圖書尚未提供續借服務)等服務。
     
    期刊
      作為國家總書庫,國家圖書館全面入藏中文期刊,選擇入藏外文期刊。截至2020年底,國家圖書館館藏中文期刊882萬余冊(件);外文期刊716萬余冊(件)。通過數字資源門戶及館藏目錄可查看具體某種期刊是否被本館收藏及具體館藏信息。
     
    報紙
      作為國家總書庫,國家圖書館選擇入藏中外文報紙。截至2020年底,館藏中文報紙約20萬合訂冊;外文報紙10萬余合訂冊。通過數字資源門戶及館藏目錄可查看具體某種報紙是否被國家圖書館收藏及具體館藏信息。
     
    臺港澳文獻 學位論文 國際組織和外國政府出版物 法律參考文獻 海外中國問題研究資料
    善本特藏  普通古籍 敦煌吐魯番文獻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獻 家譜、方志 文史資料 年鑒 工具書 
    專藏

     臺港澳文獻

      國家圖書館自1984年起開始收集臺港澳文獻,是大陸地區臺港澳文獻的重要收藏地和提供地。臺港澳文獻有很多特色文獻,如《故宮書畫圖錄》《李敖大全集》和日據時期臺灣研究資料等,很多都是我國大陸地區較難尋覓的珍貴清史研究資料。
      查閱臺港澳圖書、期刊、報紙可到臺港澳文獻閱覽室。


     
     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是國家圖書館特色專藏之一。國家圖書館學位論文收藏中心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指定的全國唯一負責全面收藏和整理我國學位論文的專門機構,也是人事部專家司確定的唯一負責全面入藏博士后研究報告的專門機構。自1981年我國實施學位制度以來的博士論文收全率達到98%。此外,還收藏部分院校的碩士學位論文、臺灣博士學位論文和部分海外華人華僑學位論文。
      國外博士論文的載體是縮微制品。自八十年代初開始入藏美國、加拿大、德國及其它國家的博士論文,其中1976年以后以華裔留學生在國外撰寫的博士論文為主。
      查閱中文學位論文可到學位論文閱覽室;查閱國外學位論文可到縮微文獻閱覽室。


     
     國際組織和外國政府出版物
      國際組織與外國政府出版物是國家圖書館特色專藏之一,無論從收藏的歷史、品種還是數量均為國內之最。本館是國內最早成立的聯合國文獻保存館,自1947年起開始收藏聯合國資料。目前收藏范圍包括: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聯合國相關機構、歐盟(歐共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美國和加拿大政府出版物、美國國會信息服務公司、美國蘭德公司等國際組織與外國政府的出版物。國際組織和外國政府出版物主要由會議文獻、統計資料和專題調查報告組成,權威性強、信息廣泛,具有特殊的參考價值,為國內研究各國際組織、各國政府以及關注國際社會動態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查閱國際組織與外國政府出版物相關文獻可到國際組織與外國政府出版物閱覽室。

     
     法律參考文獻
      國家圖書館歷來重視法律參考文獻的典藏。自2009年9月始,本館為到館讀者提供中文、西文、日文、俄文的法律圖書與期刊等文獻。此外,本館還編輯制作了《國家圖書館法律文獻服務導航手冊》,導引讀者更好的利用館藏法律資源,每月定期選取館藏法律新書向讀者進行介紹、推薦,使法律工作者、學者以及法學專業院校的學生等能夠更加高效的利用我館法律文獻資源進行學術研究。
      查閱法律參考文獻可到法律參考閱覽室;所涉中文報刊可到中文報刊閱覽區。

     
     海外中國問題研究資料
      國家圖書館歷來重視收藏國外出版的研究中國的學術文獻。自2009年9月始,本館為到館讀者提供西文(包括英、法、德等語種)、日文、俄文中國學圖書與期刊,以及部分中文譯著和研究國外中國學的中文專著。此外,本館還定期編輯《中心通訊》和《文獻資訊》向讀者發放,使研究中國學的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相關專業的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利用我館文獻信息資源進行學術研究。
      查閱海外中國學文獻可到海外中國問題研究資料中心。

     
     善本特藏
      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始于清末京師圖書館成立初期?,F藏善本古籍34萬余冊(件),按傳統的經、史、子、集分類。宋元刊本達1600余部,多為孤本和罕見本。其中南宋緝熙殿、元翰林國史院、明文淵閣、清內閣大庫等歷代皇家珍藏,以及社會名流、私人藏書家的捐贈,是善本特藏中的珍品,《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敦煌遺書》《趙城金藏》等代表藏品舉世矚目。1.6萬余種善本現已拍攝成縮微膠卷,供讀者檢索使用。國家實施的“中華再造善本工程”選用本館善本精品就達千余種,讀者可從陸續問世的“再造善本”中領略本館善本特藏精品的風韻。
      特藏包括:金石拓片,年代上起殷商,下至當代,所藏甲骨文獻為稀世珍寶;中外輿圖,古今中外輿圖精品紛呈,是集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于一體的資料寶庫;新善本,包括辛亥革命前后的進步書刊、馬列經典著作的早期譯本、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后的重要文獻、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出版物等,藏品件件珍貴異常;少數民族古籍3.5萬余冊件(涵蓋語種19種)。
      查閱善本特藏文獻可到善本特藏閱覽室。

     
     普通古籍
      普通古籍藏書始于建館之初,接受民國政府調撥的清內閣大庫、翰林院和國子監南學中被稱為“觀覽類”的舊藏圖書。從版本上看,包括明中晚期、清代、民國間的刻本、活字本、石印本、影印本、抄本等,以清代和民國版本為主。其中不少是名人學者或著名藏書家用書,還有部分珍貴的名家批校題跋本。
      查閱普通古籍文獻可到普通古籍閱覽室。

     
     敦煌吐魯番文獻
      敦煌吐魯番文獻是國家圖書館特色專藏之一。敦煌吐魯番文獻的收藏始自1910年清學部將劫余敦煌遺書運至京師,入藏本館。此后,通過捐贈、調撥、采購等途徑,敦煌吐魯番文獻館藏得到進一步充實。20世紀80年代,國家圖書館入藏英國、法國所藏敦煌文獻縮微膠卷,1988年成立敦煌吐魯番學資料中心。重要收藏有英國國家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膠卷,王重民、向達等學者所攝敦煌文獻照片,《敦煌寶藏》《英藏敦煌文獻》《敦煌吐魯番文獻集成》《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等大型文獻叢書,《大正新修大藏經》《中華大藏經》等大型參考書。本館致力于建設集原始文獻、研究資料為一體的綜合性敦煌吐魯番研究資料中心,為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提供有力支撐。
      查閱敦煌吐魯番文獻可到敦煌吐魯番資料閱覽室。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獻
      中國少數民族語文文獻是國家圖書館藏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色主要體現在文種數量豐富、文獻價值多元、載體形式多樣等方面?,F藏有1949年之前刊行的少數民族文字古籍約3.5萬冊件(涵蓋語種19種),1949年之后國內公開出版發行的少數民族語文圖書(涵蓋語種40余種)、期刊和報紙(涵蓋語種10余種)。
      查閱中國少數民族語文文獻可到中國少數民族語文文獻閱覽室。

     
     家譜、方志

      家譜是以記載一個血緣家族的世系與事跡為主要內容的史類文獻,是中華民族的三大文獻(國史,地志,族譜)之一,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國家圖書館1928年即向社會廣泛征集家譜資料?,F藏有諸多珍貴家譜文獻,如清代戲劇家孔尚任所修《孔子世家譜》、曾為周作人收藏的《越城周氏支譜》等。
      地方志與各類專志是記述某一區域自然、歷史、政治、經濟、人物、文化、科學、風俗、物產等內容的文獻典籍,其門類齊全,內容豐富,可視為該地區的百科全書。其中館藏舊方志(1949年以前編印)居海內外收藏之首,近百種明清孤本方志尤為珍貴。專志包含有專業志、部門志、專類志等幾方面的內容,專業志反映的是某一專業或行業發展的歷史;部門志反映的是某一部門或單位發展的歷史;專類志則是以某事物作為研究、記錄的對象。
      查閱家譜、影印舊方志可到家譜 舊方志閱覽室;查閱新方志(1949年以后出版)可到年鑒 新方志閱覽室。


     
     文史資料
      文史資料是由全國各級政協編撰的連續性出版物,主要收錄各地人士親歷、親見、親聞的第一手史料,是獨具特色、極為難得的近現代歷史資料。目前收藏有全國各級政協編寫的文史資料,涵蓋了31個省、市、自治區。
      查閱文史資料可到年鑒 新方志閱覽室。

     
     年鑒

      年鑒具有權威性、歷史性和實效性。國家圖書館收藏的類型包括全國綜合性年鑒、地方性年鑒(含港澳臺地區的部分年鑒)、統計年鑒、專業年鑒等。
      查閱年鑒可到年鑒 新方志閱覽室。


     
     工具書
      工具書專藏始建于1987年10月,隨著載體形式的變化與讀者需求的不同,目前提供集中設置專區與分布至各閱覽室兩種服務方式。文獻包括各類中文百科全書、字詞(辭)典以及部分港澳臺地區出版的中文工具書,世界主要文種的外文百科全書、字詞(辭)典、傳記資料、書目索引等外文工具書,以及文津閣四庫全書(影印版)、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版)及與其相關影印叢書等。
      查閱工具書可到總館北區工具書區、綜合閱覽室、外文文獻第一閱覽室。

     


     
    縮微文獻
      縮微文獻是圖書館為了減少原件損壞,達到長期保存文獻目的而提供的另一種文獻載體。截至2020年底,本館收藏縮微文獻171萬余卷/片,散布于縮微閱覽室、部分專藏閱覽室。除了館藏文獻縮微化外,還購買收藏了陳誠檔案(1931-1934年江西蘇維埃政權出版物)、美國政府出版物、日本政府出版物、各國政府解密資料、早期來華傳教士文集、中美外交檔案(清末)、高羅佩藏書、各國人物傳記以及1895年前西方出版的有關中國的書籍等縮微資料??s微文獻中的外文資料最早可追溯到1498年,中文資料最早可追溯到1862年,是國內外學者研究學習的珍貴資料。
     
    視聽文獻
      截至2020年底,本館通過購買、接收交存、捐贈、交換等渠道已收藏視聽文獻約48萬余冊(件),這些資源以中、英、日文為主。音頻資源以世界各國的經典名曲及歌曲為收藏的主要內容,外語教學磁帶及CD教學光盤也有大量收藏;視頻資源以中外經典故事影片和紀錄片為主要收藏內容,同時涉及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等領域。視聽文獻中有一大批極具收藏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館藏精品。例如,由日本著名音樂評論家志鳥榮八郎先生贈送的《志鳥專藏》、1988年入藏的《二十世紀錄像百科全書》、2008年購買的《史密森民俗音樂系列》、2010年收藏的《中華武術展現工程》《二十世紀偉人》等。
     
    數字資源
      截至2020年底,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總量已達2274.5TB,主要包括館藏特色數字資源1,710.54TB(含征集資源162.53TB和交存報紙6.95TB)、外購數據庫270.82TB、網絡采集資源293.14TB。資源內容主要包括:電子圖書2,150,132種;電子期刊54,804種;電子報紙3,430種;學位論文11,265,313篇;會議論文7,815,528篇;音頻資料1,919,636首;視頻資料198,965小時。國家圖書館通過館域網、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等提供數字資源服務。
    版權聲明 丨 關于國圖 丨 支持我們 丨 人才招聘 丨 站點地圖 丨 聯系我們

    京ICP備05014420號
    電話:(+86 10)88545426 88545360
    © 中國國家圖書館版權所有

    99在线视频播放器
    <menu id="aqu8a"></menu>
  • <kbd id="aqu8a"></kbd>